半年来,在局党委的正确部署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,我所切实履行部门职能,进一步展开对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全面依法管理,层层推进,严格把关,力将备案监管、产地检疫、屠宰检疫、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、执法办案、溯源管理等各项工作落到实处,较好地完成了工作目标。截至当前,全市共产地检疫生猪6.5万余头、大牲畜1400余头(匹)、禽类6.7万余只、羊200余只,监督消毒运载工具1700余辆,监督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病死猪、羊等1347头;共屠宰检疫生猪1万余头,处理检疫不合格生猪3头,销毁不合格肉品225公斤,监督附证出场肉品600余吨,外埠肉品查验换证680余吨;出动执法车辆200余次,执法人员1000余人次,检查各类监管对象300余个次,签发宣传资料3000余份;立案11起,结案10起,移交司法机关1起,监督销毁所经营病死或死因不明生猪4头、不合格动物产品25.8吨。半年来,我所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努力:
(一)加强宣传普法工作,营造良好监督氛围
针对广大群众对肉食品安全的疑虑和大部分养殖户、经纪人法律意识淡薄的现状,我们进一步加强正面引导,开展了全市范围的动物卫生监督普法和肉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工作。
一是积极开展“一标两书”工作。在各乡镇政府和动物防疫中心站的大力支持下,与养殖场(户)签发《不准出售病死畜禽告知书》、《不出售病死畜禽承诺书》,刷写“出售病死畜禽是违法行为”标语,大力宣传经营病死畜禽的危害和法律责任,宣传覆盖面积可达100%,对经营病死畜禽的违法行为明确表态;
二是与养殖场、屠宰场、肉品经营场所等各类监管对象签发《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》,强调重点注意事项,普及相关法律法规,经企业法人阅读、签字、盖章确认后,现场张贴于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并要求其妥善保护,以此提高各监管对象的责任意识、自律意识和法律意识。
三是加强对购销经纪人的管理、普法力度。实行畜禽购销经纪人审核、备案制度,对违法经营情节严重者一票否决,禁止其在我辖区从事购销业务;建立短信交流平台,拓宽交流、普法渠道;开办相关会议2场,学习法律法规,通报违法经营,警示非法操作,表明打击决心;
四是注重与畜产品消费者的直接交流。参与开展“咨询服务台”活动,发放“怎样购买放心肉”等宣传资料;深入肉品消费现场,培养消费者主动查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验讫印章的习惯,提高其对问题肉品的辨别能力;
五是通过多种方式公布举报电话,号召广大群众积极维权,以争取民力,打造全民监督阵线。
(二)加强团队建设管理,建立健全监管网络。
执法队伍的建设管理、高效服务和监管模式是动物卫生监督工作长久的探索课题。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,以打造一支为民、廉洁、务实、高效的监督执法队伍,改进监管和服务模式。
一是及时提请扩大监督执法队伍。立足于乡镇基层检疫执法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的状况,我们及时向上级部门提出了扩编申请并获准,经过一系列招考流程和为期3天的岗前培训,20名新招录人员于6月1日全体到岗,经过此次招聘,我所编制由30名增至50名,为乡镇监管网络的铺开提供了有力的人员支持。
二是加强全员培训,提升队伍素质。开办全员检疫、执法培训班2场,对专业知识和相关法规进行系统全面、重点突出的再次学习,要求全体人员在学习中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、规程规定对照工作并整改提高;针对新进人员开展不少于4周的业务培训,确保每位员工都有独立、准确操作各项业务的能力;加强宗旨意识培养,重新审视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性,提升队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。
三是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。修订检疫员守则、工作纪律、财务管理制度、检疫流程图、岗位签到制等一整套管理制度,落实责任到人,严格督查与处理,以制度来规范;全面公开执法内容、执法依据和收费标准,设立人员监督公示牌、人员去向牌、工效量化公示栏,聘请政风行风监督员和群众评议代表,让群众来监督。
四是积极探索高效、长效监管机制,推进乡镇基层监管网点建设,提升出栏检疫率,及时掌握监管对象动态,提升服务和监管水平。
(三)切实履行岗位职责,严把畜产品质量安全各关卡
一是做好监管对象信息备案及监督检查。对全市规模养殖场、各大肉品经营场所等监管对象进行基本信息更新,摸清监管对象底数,施行风险评级、星级管理,明确监管重点;根据风险等级拟定监管计划,提高检查频次,突出监管重点,抓好出栏前检查和突击检查两条线,力争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,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。
二是推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报告制度。积极宣传我省关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补助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,公布报告、举报电话,要求各单位发现病死畜禽后立即报告并做好暂时看管,在执法人员监督指导下开展无害化处理,每月将辖区无害化处理情况汇总上报,申请相应补助。经过四个多月的努力,无害化处理报告制度已深入人心,基本做到了病死畜禽“不出村、不出户”,有效防止了疫病的传播。
三是严守红线,确保检疫工作稳步开展。
四是加大监督执法力度,严格依法行政。对群众举报、监督检查、上级交办等渠道中发现的问题,严格落实违法处罚,严厉打击、威慑违法行为。
五是加强肉品附证出场和外埠肉品换证工作,保障合格产品的附证经营。监管工作深入乡村,严查问题产品源头,把好流向餐桌的最后关卡。三是积极开展肉品卫生安全整治、病死畜禽整治、证章标志清理整顿等专项活动,进一步规范畜产品经营秩序和证章标志使用秩序。在地方政府、公安、工商等部门的密切协作下,深挖、严打肉品生产经营黑窝点;推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报告制度,;开展证章标志清理整顿活动,严格落实证章标志管理制度,清查证章数量及使用情况,明确专人保管、使用;定期对检疫证章进行审核,并同步录入对应管理系统,做到快速追根溯源,谁出问题谁负责;严查延期使用、滥用乱用、伪造变造等违法行为,保障证章标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。
(四)及时报送工作信息,做好文书、档案管理。
明确专人做好信息报送、文书及档案管理工作,保障各网络管理系统的同步录入和正常运行,为上级部门的业务指导提供可靠依据,以促进站所工作的进一步提高。
存在问题:
一是检疫申报点和监督网络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,出栏慢、常态监督体系不健全和监管对象基础数据更新滞后问题仍然存在。
二是部分监管对象对检疫申报制度、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报告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太了解。
三是部分监督执法常用硬件设备不到位,便民利民设施和环境设施不完善。
四是畜牧执法系统统一着装问题。
下一步工作计划
1、加强组织领导,开展作风纪律整顿,进一步提高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。
2、积极推进动物卫生监督网络化建设,建立健全常态监督体系。
3、以“诚信服务年”为契机,加强宣传,服务号守法经营者,严打下违法经营者,营造更好地监督环境,将工作重心由违法后处罚转到违法前预防。
4、继续保持警钟长鸣,切实履行部门职能,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,保障群众肉食品安全供给。
沁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
2012年6月